焊工考证需要学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焊接安全技术。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常见熔化极气保护炉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预防措施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还需要了解触电急救方法、火灾的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也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进行作业。
焊工考证主要的培训内容有:
1.金属学原理,主要是为了了解常见焊接性及接头的特点。比如在选择钢材时需要考虑到接头的基本形式和受力情况等因素;以及影响淬透性的因素、碳当量计算等。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后续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操作。因此在学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电弧物理现象,这部分主要讲述的是气体放电与穿特性(阴极斑点形成机理),交流和直流电源产生的稳定光源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例如熔滴过渡)。同时还要重点理解引燃丝的作用及其控制方式等内容。这一部分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有扎实的物理学知识作为支撑。若对相关知识没有系统把握,建议结合相关教材或视频来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和学习。
焊工培训中,气体安全注意事项不仅多,而且极其重要,是培训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焊接(尤其是气焊、气割)使用的工业气体(如氧气、、丙烷、气、二氧化碳等)本身或与其他物质组合时,具有高压、、、助燃、窒息等显著风险。忽视这些注意事项,极易引发严重事故。主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
1.气瓶识别与管理:
*明确标识:必须清晰识别气瓶标签、颜色代码(如氧气瓶天蓝色、瓶白色),严禁混用或错用。
*安全存储:气瓶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热源、火源、物和腐蚀性物质。氧气瓶与可燃气体瓶(、丙烷等)必须分开存放(至少间隔6米或设置不低于2米的防火墙)。
*防倾倒固定:直立存放和使用时,气瓶必须用链条、支架等可靠固定,防止倾倒、滚动、坠落。
*瓶帽保护:运输和未连接使用时,必须旋紧瓶帽,保护瓶阀免受撞击损坏。
*远离油脂:氧气瓶及其附件(阀门、压力表、软管)禁油!任何油脂接触高压纯氧都会引发剧烈燃烧甚至。操作者手、手套、工具必须清洁无油污。
2.气瓶使用操作规范:
*正确开启瓶阀:站在压力表侧面,缓慢开启瓶阀,避免气流冲击损坏仪表。瓶阀开启不应超过1.5圈,以便紧急时能快速关闭。
*使用合格减压器:每种气体必须使用且经过校验合格的减压器(氧气表、表等),严禁混用。安装前检查接口螺纹是否匹配、清洁。
*检查泄漏:安装后,用肥皂水涂抹所有连接处(瓶阀、减压器、软管接头),检查是否有气泡产生,严禁用明火检漏。
*软管使用:使用、颜分(通常氧气管蓝色/黑色,管红色)的完好无损软管,连接牢固(使用管夹,避免铁丝捆扎)。软管避免扭结、、碾压、接触高温或尖锐物。定期检查更换老化软管。
*回火防止器:系统必须安装合格、有效的回火防止器(阻火器),并确保其方向正确、状态良好。
3.工作环境与操作安全:
*通风良好: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通风,尤其是在密闭或半密闭空间,防止有害气体(如焊接、气/二氧化碳导致的缺氧)积聚。必要时使用强制通风设备。
*防火防爆:清除工作区域及周围10米范围内的物品(油、布、木材、溶剂等)。配备足够的、适用的灭火器材(如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防止回火:点火时先开少量点燃,再开氧气调节火焰;熄火时先关,后关氧气。若发生回火,应立即关闭焊割炬阀,再关氧气阀。定期检查焊割炬是否通畅。
*禁止吸烟明火:气瓶存储和使用区域严禁吸烟和使用任何明火。
*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焊接手套、阻燃工作服、安全鞋等。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液态气体(极低温)。
4.应急处理:
*熟悉气体泄漏、着火、回火等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知道如何安全、快速地关闭气源(瓶阀)。
*了解灭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知道紧急疏散路线和集合点。
总结来说,焊工培训中的气体安全注意事项涵盖了从气瓶存储、搬运、识别、安装、检漏、使用到环境管理、防火防爆、个人防护和应急响应的全流程。这些要求数量多、细节关键,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焊工必须通过严格培训,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安全规程,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将“安全”的理念贯穿于每一次操作中。安全无小事,气体安全更是重中之重。